【導語】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怎么寫好?很多注冊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寫才規(guī)范,實際上填寫公司經營范圍并不難,我們可以參考優(yōu)秀的同行公司來寫,再結合自己經營的產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有簡短的也有豐富的,僅供參考。
【第1篇】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
《一周稅》公眾號,了解稅收優(yōu)惠政策信息!
年底將近,納稅人們就開始變得忙碌,不管是企業(yè)還是個人,都希望能夠盡量減輕自身的納稅壓力,該如何繳納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都是需要做好納稅籌劃的,今天來盤點一下今年可以享受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
一、 自然人代開政策
自然人代開政策針對的是個人經營者,自然人代開發(fā)票一般來說需要繳納20%-40%的個稅,稅負非常重。全國各地經濟發(fā)展地方園區(qū),針對需要開具發(fā)票的自然人,降低個人所得稅征稅稅率,不限制行業(yè),全國范圍可申請,比如河南、湖南等地稅率僅0.75%-1.5%。
二、 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yè)核定征收
企業(yè)經營者年底成本票缺失、股東分紅個稅高等問題,個人經營者開票稅率高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成立個體工商戶或者個人獨資企業(yè)來享受核定征收政策,核定稅率0.75%-1.2%,山東、重慶、河南等稅收園區(qū)可申請。
三、 稅收獎勵
一般納稅人的核定征收全面取消,企業(yè)不再享受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優(yōu)惠,但是仍然可以申請稅收獎勵,稅收獎勵也叫稅收返還,企業(yè)先申報納稅,政府通過補助的形式將企業(yè)已經上繳的稅費按比例返還給企業(yè),比如在山東園區(qū)成立有限公司,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返還地方一級留存的50%-80%。
今年小規(guī)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可以說是對個人經營者以及小規(guī)模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yè)給予非常大的稅收扶持,不僅能享受到增值稅減免,還能減輕所得稅稅負。而一般納稅人享受稅收獎勵也能減輕增值稅、所得稅壓力。
最合適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就是最好的納稅籌劃方式,移步《一周稅》了解更多~
【第2篇】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
1.怎么估算個人居住證積分分值?目前標準分值為多少?
答:請至“http://rsj.sh.gov.cn/(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首頁下方—人社服務-積分管理-“積分模擬打分” 進行模擬打分。符合積分申辦的標準分值為120分。
2.緊缺專業(yè)、高級工種有哪些?
答:緊缺專業(yè)目錄:https://jzzjf.rsj.sh.gov.cn/jzzjf/pingfen/bszn6.jsp
高級工種目錄:https://jzzjf.rsj.sh.gov.cn/jzzjf/pingfen/bszn7.jsp
3.申請《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的對象是哪些人?
答:1、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人員(以下簡稱持證人),在本市合法穩(wěn)定居住、合法穩(wěn)定就業(yè)并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的,通過登錄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進行網上模擬估分,滿足標準分值的人員可委托用人單位提出申請。2、本市單位在外省市設立的分支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屬于申請積分對象。
4.居住證積分政策出臺之前,已辦理過人才類居住證的人員是否需要重新計算居住證積分?
答:已辦理過人才引進居住證的人員在居住證積分政策出臺后,將默認已達到120分標準分值。
5.居住證積分有效期是多久?
答:居住證積分有效期正常情況下與居住證有效期一致,為期一年。居住證到期后,居住證積分失效。居住證續(xù)辦后方可續(xù)辦居住證積分。
6.居住證積分單位注冊登記
答:一、申請前提
《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的用人單位在http://rsj.sh.gov.cn/(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進行單位網上注冊,真實填寫單位信息,注冊完成后,單位人事專員持相關材料至用人單位工商注冊地、社團或民辦非企業(yè)登記所在地的區(qū)人才服務中心受理點,進行單位注冊審核。
二、單位注冊審核所需書面材料
1、人事專員介紹信、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營業(yè)執(zhí)照(事業(yè)單位法人登記證、社團法人或民辦非企業(yè)法人證書等)原件及復印件;
3、組織機構代碼證或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代碼證磁卡原件;
4、社會保險登記證原件及復印件;
5、中介服務機構還需提供《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或《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原件及復印件。
三、注意事項
1、外省市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在滬設立的辦事機構等派出機構,不屬受理范圍;
2、用人單位應向單位注冊所在地的區(qū)受理點申報,不得跨區(qū)申報
7.我們單位注冊地在松江區(qū),但是辦公地點在徐匯區(qū),是否可以至徐匯區(qū)或者其他區(qū)縣辦理積分事宜?
答:只能向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的松江區(qū)人才服務中心受理點申報,不能在徐匯區(qū)或其他區(qū)縣辦理。
8.請問,介紹信上的辦事人員與積分系統(tǒng)內單位聯(lián)系人不是同一人,是否可以代替網上聯(lián)系人至區(qū)人才中心辦理積分事宜?持證人本人可以憑介紹信來幫自己辦理居住證積分事宜么?
答:不能代替辦理,必須由網上聯(lián)系人來辦理積分的相關事宜。如網上聯(lián)系人已調崗或離職,不能至區(qū)人才中心現(xiàn)場辦理,可將單位系統(tǒng)內的聯(lián)系人修改或增加,“提交”完成后按照單位系統(tǒng)內紅顏色的提示至人才中心窗口辦理單位注冊審核后,就可由新的網上聯(lián)系人辦理積分的相關業(yè)務。
持證人本人不可以憑介紹信為自己辦理居住證積分,如持證人本人為網上聯(lián)系人,則由其主管領導(也必須為網上聯(lián)系人)或法人代表為其辦理積分事宜。
9.我們單位信息有變動(例如聯(lián)系人更換、法人更換、經營有效期更新、聯(lián)系地址變動等),如何操作?
答:請先用單位賬號登錄《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申請系統(tǒng)(http://jzzjf.rsj.sh.gov.cn/jzzjf/),在系統(tǒng)右側點擊“修改單位信息”,修改所需變動的內容,修改完成點擊“提交”按鈕,然后按照單位系統(tǒng)內右上角顯示的紅顏色提示至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的區(qū)人才中心窗口辦理單位注冊變更審核事宜。只要單位系統(tǒng)內信息修改了都是無法進行任何積分相關操作的,必須攜帶“單位注冊審核”的材料至區(qū)人才中心窗口辦理審核后,方可正常辦理積分的相關業(yè)務。
10.我已經在社區(qū)事務受理中心辦理好《上海市居住證》,為什么無法在網上申報積分申請的信息?
答:申請人在社區(qū)事務受理中心領取《上海市居住證》后,10-15天內相關信息導入居住證積分系統(tǒng)后,方可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保保障局官網網上申報積分申請信息。
11.請問首次積分申請,個人如何在網上申報相關信息?
答:登錄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保保障局官網單位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右側點擊“申請居住證積分”,以申請人的身份證號碼注冊,個人填寫積分申請信息后,由通過注冊審核單位的網上聯(lián)系人審核其信息,并于3—5個工作日后由網上聯(lián)系人提交相關申請材料至區(qū)人才中心窗口。
12.我在外省市工作期間取得的技能證書能不能申請積分?
答:可以。但前提是外省市取得的技能證書必須先在本市申請職業(yè)技能復核,詳細的操作方法見《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保保障局官網》-人社服務-積分管理-辦事指南-《關于居住證積分申請、居住證轉常住戶口及人才引進直接落戶人員申請職業(yè)技能復核的操作辦法 》:https://jzzjf.rsj.sh.gov.cn/jzzjf/pingfen/bszn8.jsp復核通過后,技能職業(yè)資格證書需與工種以及所聘崗位相符方可積分。
13.我是集體戶口,只有個人信息頁沒有具有詳細地址頁的首頁,怎么辦?
答:集體戶口的可提供戶籍所在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即可。
14.我的勞動合同有效期即將到期,是否還能辦理居住證積分?
答:一年期及以上的勞動(聘用)合同(合同離截止日期應還有2個月以上有效期),但由于新辦需要核定檔案及學歷,所以新辦建議提供還有6個月以上有效期的勞動合同。
15.我屬于勞務派遣性質,申請積分由哪家單位來辦?是否需要提供派遣相關材料?
答:屬于派遣性質的請由派遣公司辦理,需提供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派遣協(xié)議、派遣單位與辦理人的勞動合同、派遣單位的勞務派遣許可證。注意勞動關系、社保繳費單位、報稅單位均需保持一致方可辦理。
16.我的學歷并非是全日制畢業(yè)的,是網絡教育或自學考試的,是否可以計算居住證積分?
答:學歷原件送至市相關部門進行教育背景核實,核實通過后,就可計算積分。
17.我的學歷是專升本取得的,是否只需要提供本科畢業(yè)證書?
答:??破瘘c升本科的學歷均需在提交本科畢業(yè)證書的同時一并提交專科畢業(yè)證書。
18.我的畢業(yè)證書是部隊院校取得,是否可以計算居住證積分?
答:部隊院校取得的證書須同時提供退伍證或軍官證方可進行教育背景核實,核實通過后,可以計算居住證積分。
19.我所簽訂的勞動合同單位和繳納社保的單位或交稅單位不一致,可以辦理居住證積分么?
答:不可以辦理。勞動合同、繳稅單位、繳納社保單位均一致,方可辦理居住證積分。
20.我通過業(yè)余學習獲得了碩士及研究生學位,但沒有學歷證書,是否可以辦理居住證積分?
答:按照《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試行辦法》中提到的“持證人取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積100分”,必須同時取得研究生學歷及學位方可積分,只有碩士學位無學歷不能積分.
21.我畢業(yè)證書上的專業(yè)名稱和積分官網公布的緊缺專業(yè)目錄上的專業(yè)名稱一致是否就可以加到緊缺專業(yè)的分數(shù)?
答:持證人所學專業(yè)屬于本市緊缺專業(yè)目錄且工作崗位與所學專業(yè)一致的情況下才可以加分。
22.不同的居住證積分申請方式所對應的個人納稅要求?
答:政策要求:
1、根據(jù)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滬人社力發(fā)(2017)43號)第四條積分申請材料(二)第三條:“持證人在本市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證明(繳費基數(shù)和年限由社保系統(tǒng)提供,個人免于提供)以及最近6個月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的要求,必須提供相關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
2、稅收證明的目的是驗證申請人個人所得稅和社保基數(shù)以及單位勞動合同等是否匹配問題。按照居住證管理辦法,申請人社?;鶖?shù)和稅收及合同單位必須一致,材料申請中也有相關選項。申請人予以確認并經單位審核無誤才可申報。
申辦積分實際要求:
1:(本科+學位)申請積分,需要提供最近6個月的完稅證明。
2:(本科無學位 或 以下學歷 或 技能職稱+多倍社保)申請積分,需要提供最近6個月的完稅證明。
3:(企業(yè)納稅+其他方式)申請積分,需要提供企業(yè)近連續(xù)3年稅收納稅證明和完稅證明。
注:
第1項 個稅要求跟社?;鶖?shù)對應,對納稅基數(shù)無要求;
第2項 稅額要求與社?;鶖?shù)比例對應(或者稅額高于相應比例基數(shù)),否則不予計分;
第3項 必須與要求完全一致。
稅單的獲取方式:
(1)各區(qū)稅務局大廳
(注意單位納稅機關區(qū)域的不同,不同單位納稅區(qū)域不同,只能到相應的地區(qū)稅務局打印稅單)用個人身份證直接打印個人所得稅稅單;
(2)登錄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網站
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網址:http://www.tax.sh.gov.cn/pub/
登錄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網站進行個人注冊,注冊成功后在該網站上直接打印個人所得稅稅單。
23.已經申請過居住證積分且同住人配偶或子女共同享受積分待遇,現(xiàn)配偶想自己申請居住證積分,需要進行注銷嗎?
答:要先進行注銷。持證人至居住證積分原受理點進行注銷,需攜帶本人及配偶的居住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若需注銷子女,還需攜帶同住子女戶籍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4.如果忘記了《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申請系統(tǒng)的登錄密碼要怎么辦?
答:單位聯(lián)系人攜帶營業(yè)執(zhí)照(事業(yè)單位法人登記證、社團法人或民辦非企業(yè)法人證書等)原件(單位密碼)、個人攜帶身份證或居住證(個人密碼)至單位注冊地的區(qū)人才中心窗口辦理;
25.居住證積分有效期內變更單位?
答:1、前提條件:
用人單位積分賬戶需經網上注冊并經受理點審核通過。
2、基本材料:
(1)持證人身份證、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
(2)提供合同期一年以上的勞動(聘用)合同原件及復印件;
(3)單位營業(yè)執(zhí)照(事業(yè)單位法人登記證、社團或非企業(yè)法人證書)和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或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復印件;
(4)前一家單位退工單原件及復印件;
26.已經申請過居住證積分且仍在有效期內的個人,如何辦理增加同住人?
答:如果申請人在居住證積分有效期內增加同住人,則需要單位人事至人才中心窗口辦理,除提供單位營業(yè)執(zhí)照、介紹信、人事身份證、持證人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外,還需提供:
(一)增加同住配偶材料:
1、持證人配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持證人配偶戶籍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3、持證人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二)增加同住子女材料:
1、持證人配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持證人結婚證(同住子女父母離婚的提供離婚證、離婚協(xié)議書或法院調解書、判決書)原件及復印件
3、同住子女出生醫(yī)學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4、同住子女戶籍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5、同住子女滿16周歲以上的,需提供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讀證明、學籍證明或學籍卡原件及復印件。
27.我的《上海市居住證》積分通知書遺失了怎么辦?
答:你可以進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保保障局》官網單位賬戶申報頁面或個人賬戶申報頁面直接打印積分通知書,無需前往注冊地人才服務中心辦理。
28.首次積分申請,個人如何在網上申報相關信息?
答:登錄“http://rsj.sh.gov.cn/”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保保障局官網—人社服務—積分管理-登錄單位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右側點擊“申請居住證積分”,以申請人的身份證號碼注冊,個人填寫積分申請信息后,由通過注冊審核單位的網上聯(lián)系人審核其信息,并于3—5個工作日后由網上聯(lián)系人提交相關申請材料至區(qū)人才中心窗口。
29.請問已經申請過居住證積分但有效期已過的個人在變更單位后,如何在網上申報積分確認的信息?
答:申請人在簽注完居住證等待大約10-15天后,用個人賬號登錄系統(tǒng),修改就業(yè)信息一欄內的單位代碼,系統(tǒng)將自動生成單位名稱,完善個人積分申請信息并提交后,由新單位的網上聯(lián)系人在積分單位賬號內審核提交信息,線上申請居住證積分續(xù)辦。
30.單位在《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申請系統(tǒng)給員工申請積分續(xù)簽被退回,如何查看原因?
答:若顯示“受理未通過”,單位人事可在系統(tǒng)右側點擊“通知”,再點擊“退回”,即可查看退回原因及所需補充遞交的材料。
專注上海落戶政策解讀、落戶方案指導、疑難問題處理,關注我,可咨詢任何落戶相關政策。
【第3篇】個人所得稅納稅期限
15.6 王某為某企業(yè)員工,2023年發(fā)生了如下經濟行為:
(1)王某每月扣除社保、公積金之后的工資為10 000元,不適用專項附加扣除。此外王某單位依照國家標準為王某辦理了企業(yè)年金,每月單位繳存金額800元。
(2)3月取得該企業(yè)年金計劃分配的上年度投資收益2 000元,并計入王某的年金個人賬戶。
(3)5月購買福利彩票中獎100萬元,當場通過希望工程基金會向教育福利事業(yè)捐款10萬元并取得相關捐贈票據(jù)。王某選擇在本次中獎所得中直接扣除。
(4)7月因持有2023年2月10日購買的某a股上市公司股票35 000股,取得該公司2023年度分紅6 000元;8月將該上市公司股票在公開市場上全部出售,取得股票轉讓所得167 000元。8月另取得2023年1月購買的另一a股上市公司股票2023年度分紅8 000元。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回答問題,如有計算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
(1)判斷單位為王某繳納的企業(yè)年金是否應在當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并說明理由。
單位為王某繳納的年金,王某在當期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yè)根據(jù)國家有關政策規(guī)定的辦法和標準,為在本單位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職工繳付的企業(yè)年金單位繳費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2)判斷王某取得上年企業(yè)年金投資收益時是否應在當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并說明理由。
王某取得上年企業(yè)年金投資收益時,無須在當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jù)規(guī)定,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分配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yè)年金、職工年金
(3)判斷王某向希望工程的捐款是否允許稅前全額扣除并說明理由。
王某向希望工程的捐款可以在稅前全額扣除。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qū)、貧困地區(qū)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選擇在分類所得(偶然所得)中扣除。
本題應納稅所得額的30%=100×30%=30(萬元),大于捐款支出10萬元,所以王某向希望工程的捐款可以在稅前全額扣除。
(4)計算王某取得的彩票中獎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王某取得的彩票中獎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100-10)×20%=18(萬元)
說明: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公益性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選擇在分類所得(偶然所得)中扣除。故計稅依據(jù)為(100-10)萬元,偶然所得適用20%的稅率。
(5)計算王某取得的股票分紅收入和轉讓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王某取得的股票分紅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 000×20%×50%=800(元)
股票的轉讓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說明:
①個人從公開發(fā)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上述所得統(tǒng)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fā)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王某2023年2月10日購買的某a股上市公司股票35 000股,持有期限已超過一年,取得該公司2023年度分紅6 000元免征個人所得稅。2023年1月購買的另一a股上市公司股票,持有期超過一個月沒有超過1年,取得的分紅8 000元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②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6)計算王某單位對王某的工資薪金當年6月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6月王某單位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10 000×6-5 000×6)×3%-(10 000×5-5 000×5)×3%=150(元)
說明: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采用累計預扣法,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率表,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具體公式為: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 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shù)計算。
本題中給出的工資、薪金是已經扣除了專項扣除之后的,沒有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所以只需要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即可。
15.7 某上市公司項目經理趙先生,2023年度取得個人收入如下:
(1)扣除按國家規(guī)定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后的每月工資8 000元,趙先生全年可以享受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趙先生為獨生子女)。
(2)6月因在外兼職取得勞務報酬20 000元,支付方已按規(guī)定扣繳了個人所得稅。
(3)從1月1日起出租自有住房一套,扣除已繳納的相關稅費后每月租金所得6 000元,6月因房屋修繕支付維修費4 000元,取得正式發(fā)票。
(4)10月26日通過拍賣市場拍賣3年前以12 000元購入的字畫一幅,拍賣收入為33 000元,支付拍賣費2 000元。
(5)11月取得國債利息收入450元,因車輛丟失獲得保險公司賠款70 000元,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35 000元,取得某上市公司企業(yè)債券利息收入430元。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回答問題,如有計算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
(1)計算趙先生6月發(fā)放的工資薪金在當月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6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8 000×6-5 000×6-2 000×6=6 000(元)
6月應預扣預繳稅額=6 000×3%÷6=30(元)
說明:先計算1~6月的工資累積的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用于判斷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的級距)。適用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shù)為0。說明1~6月每個月扣繳的個人所得稅均為相同金額,所以6月當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為6 000×3%÷6=30(元)。
(2)計算趙先生6月取得勞務報酬支付方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勞務報酬應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20 000×(1-20%)×20%=3 200(元)
說明: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 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適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率表計算應扣繳稅額。本題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 000元,適用20%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為0
(3)出租自有住房收入在6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6月出租住房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6 000-800)×(1-20%)×10%=416(元)
說明:
①財產租賃所得一般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guī)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 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定率減除20%的費用。
②財產租賃所得以1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③在確定財產租賃所得時,準予扣除的項目包括能夠提供有效、準確憑證,證明由納稅人負擔的該出租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允許扣除的修繕費用,以每次800元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準予在下一次繼續(xù)扣除,直到扣完為止。
④本題月租金6 000元,超過4 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月)收入額6 000元-準予扣除項目(本題中無此項)-修繕費用(800元為限)]×(1-20%)
⑤自2001年1月1日起個人出租住房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4)計算拍賣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拍賣字畫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3 000-12 000-2 000)×20%=3 800(元)
說明:個人財產拍賣所得適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納稅人憑合法有效憑證,從其轉讓收入額中減除相應的財產原值,拍賣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5)計算取得國債利息收入,保險賠款收入,提取公積金和企業(yè)債券利息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國債利息、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保險賠償款均屬于免稅收入。企業(yè)債券利息收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30×20%=86(元)
說明:利息、股息和紅利以每次的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6)計算趙先生在辦理2023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補繳或應退的稅額。
2023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8 000×12+20 000×(1-20%)-60 000-2 000×12=28 000(元)
2023年綜合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28 000×3%=840(元)
2023年可申請綜合所得退稅額=3 200+360-840=2 720(元)
說明:
①在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將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和已經預扣預繳的稅額合計相比,稅款多退少補。
②預扣預繳的稅額包括:
1~6月工資薪金由單位預扣預繳稅額=(8 000×12-60 000-2 000×12)×3%=360(元);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3 200元
15.8 李某是甲企業(yè)的中層管理人員,2023年全年發(fā)生了以下經濟行為:
(1)1月1日李某與企業(yè)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企業(yè)給付的一次性補償收入106 000元。
(2)1月1日當天李某作為業(yè)主設立個體工商戶經營民宿旅店,李某每月從民宿的經營收入中支取工資4 000元。當年民宿實現(xiàn)經營利潤86 000元(已扣除李某每月工資),其中已經扣除了民宿和李某家庭生活混用且難以劃分的電費支出每月3 000元。李某無其他綜合所得項目,不考慮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
(3)3月李某將其承租的一套住房轉租給他人居住。李某承租的住房租金為每月2 000元(有房屋租賃合同和合法支付憑據(jù)),其轉租的租金收入為每月3 000元,不考慮相關稅費。
(其他相關資料: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為36 000元。)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回答問題,如有計算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
(1)判斷李某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并說明理由。
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shù)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的3倍=36 000×3=108 000(元),因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補償收入為106 000元,所以免交個人所得稅。
說明: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2)計算李某經營民宿2023年全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86 000+4 000×12+3 000×60%×12-60 000=95 6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95 600×20%-10 500=8 620(元)
說明:
①個體工商戶業(yè)主本人的工資不得稅前扣除,故李某工資每月應加回到經營所得中。
②生產經營與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和家庭生活混用且難以劃分的費用,其40%視為與生產經營有關,允許扣除。所以每月電費支出3 000元的40%允許扣除,60%應加回到經營所得中。
③取得經營所得的個人,沒有綜合所得的,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費用60 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它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扣除。
④經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查表得知適用20%的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為10 500元
(3)說明李某轉租住房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是否允許在稅前扣除及個人取得轉租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依次允許扣除的項目。
李某轉租住房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可以在稅前扣除。取得轉租收入的個人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能提供房屋租賃合同和合法的支付憑據(jù)的,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可以稅前扣除。
個人將承租房屋轉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也按照財產租賃所得征稅,稅前扣除項目的次序:
①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②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
③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
④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800元或20%)。
(4)計算李某3月取得的轉租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轉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3 000-2 000-800)×10%=20(元)
說明:自2001年1月1日起個人出租住房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15.9 居民個人王某于2023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2023年8月1日首次參加工作。王某及配偶名下均無房,自參加工作起,在某省會城市工作并租房居住。
王某2023年取得收入和部分支出如下:
(1)每月從單位領取扣除社保費用和住房公積金后的工資23 000元,截至11月底累計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款930元。
(2)取得年終獎48 000元,選擇單獨計稅。
(3)利用業(yè)余時間出版一部攝影集,取得稿酬20 000元。
(4)每月支付房租3 000元。
(其他相關資料:以上專項附加扣除均由王某100%扣除,單位已經代其填報了專項附加扣除。)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回答問題,如有計算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
(1)計算2023年12月王某取得的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2023年12月王某取得的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23000-5000-1100)
1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23 000×5-5 000×12-1 500×5)×10%-2 520-930=1 300(元)
說明:
①自2023年7月1日起,對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 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shù)計算累計減除費用。因此,王某計算取得的12月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時,可減除費用=5 000×12=60 000(元);
②王某可享受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每月1 500元,共可扣除=1 500×5=7 500(元)。
(2)計算王某取得的年終獎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
年終獎應納稅額=48 000×10%-210=4 590(元)
說明: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可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將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shù)依照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48 000÷12=4 00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210元。
(3)計算王某取得的稿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稿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20 000×(1-20%)×70%×20%=2 240(元)
說明:
①稿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并且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②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 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③稿酬所得適用20%的預扣率計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4)計算王某取得的2023年綜合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
2023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23 000×5+20 000×(1-20%)×70%-60 000-1 500×5=58 700(元)
2023年綜合所得應納稅額=58 700×10%-2 520=3 350(元)
(5)計算王某就2023年綜合所得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時,應補繳的稅款或申請的應退稅額。
應退稅額=1 300+930+2 240-3 350=1 120(元)
15.10 某大學醫(yī)學教授劉某為我國居民個人,2023年度發(fā)生以下經濟行為:
(1)2023年2月份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xù),距法定退休年齡還有3年,取得一次性補貼收入300 000元。
(2)8月份,從持股整1個月的上市公司c取得股息、紅利所得5 000元;從持股整1年的上市公司d取得股息、紅利所得200 000元。
(3)10月份利用閑暇時間開展醫(yī)學講座,取得兼職收入30 000元并從中拿出5 000元通過非營利組織捐給希望小學。
(4)2023年12月31日劉某被授予100 000股的股票期權(不可公開交易),授予價為每股3元。2023年8月31日,劉某以每股3元的價格購買a公司股票100 000股,當日市價為每股11元。2023年12月10日,劉某以每股12元的價格將100 000股股票全部賣出。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回答問題,如有計算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
(1)計算劉某2023年2月份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300 000÷3-60 000)×10%-2 520]×3=4 440(元)
說明:
①自2023年1月1日起,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shù)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shù))-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shù)
②一次性補貼收入300 000元,平均到每年的收入額為100 000元,扣除費用60 000元后,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2 520元
(2)計算劉某股息、紅利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5 000×20%+200 000×50%×20%=21 000(元)
說明: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①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②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③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計算劉某兼職收入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兼職收入應預扣預繳稅額=30 000×(1-20%)×30%-2 000=5 200(元)
說明:
①個人取得的兼職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②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
③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 000元時,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時,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④勞務報酬所得計算預扣預繳稅款時適用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率表。
⑤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在預扣預繳時不扣除公益性捐贈支出,統(tǒng)一在匯算清繳時扣除
(4)計算劉某取得股票期權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股票期權應納稅額=(11-3)×100 000×35%-85 920=194 080(元)
說明:
①員工接受實施股票期權計劃企業(yè)授予的股票期權時,除另有規(guī)定外,一般不作為應稅所得征稅。
②員工行權時,其從企業(yè)取得股票的實際購買價(施權價)低于購買日公平市場價(該股票當日收盤價)的差額,是因員工在企業(yè)的表現(xiàn)和業(yè)績情況而取得的與任職、受雇有關的所得,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規(guī)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對該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③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行權股票的每股市場價-員工取得該股票期權支付的每股施權價)×股票數(shù)量。
因此劉某取得股票期權應納稅額=(11-3)×100 000=800 000(元),適用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shù)為85 920元
【第4篇】最新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居民個人納稅年度內僅從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照稅法規(guī)定進行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居民個人納稅年度內取得境外所得的,不適用本表。
二、報送期限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申報,并報送本表。
三、本表各欄填寫
(一)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填寫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當年的第1日至最后1日。如: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納稅人姓名:填寫居民個人姓名。
3.納稅人識別號: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上載明的“公民身份號碼”;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稅務機關賦予的納稅人識別號。
(二)基本情況
1.手機號碼:填寫居民個人中國境內的有效手機號碼。
2.電子郵箱:填寫居民個人有效電子郵箱地址。
3.聯(lián)系地址:填寫居民個人能夠接收信件的有效地址。
4.郵政編碼:填寫居民個人“聯(lián)系地址”對應的郵政編碼。
(三)納稅地點
居民個人根據(jù)任職受雇情況,在選項1和選項2之間選擇其一,并填寫相應信息。若居民個人逾期辦理匯算清繳申報被指定主管稅務機關的,無需填寫本部分。
1.任職受雇單位信息:勾選“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并填寫相關信息。
(1)名稱:填寫任職受雇單位的法定名稱全稱。
(2)納稅人識別號:填寫任職受雇單位的納稅人識別號或者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2.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勾選“戶籍所在地”的,填寫居民戶口簿中登記的住址。勾選“經常居住地”的,填寫居民個人申領居住證上登載的居住地址;沒有申領居住證的,填寫居民個人實際居住地;實際居住地不在中國境內的,填寫支付或者實際負擔綜合所得的境內單位或個人所在地。
(四)申報類型
未曾辦理過年度匯算申報,勾選“首次申報”;已辦理過年度匯算申報,但有誤需要更正的,勾選“更正申報”。
(五)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
1.第1行“收入合計”:填寫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合計金額。
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
2.第2~5行“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填寫居民個人取得的需要并入綜合所得計稅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金額。
3.第6行“費用合計”: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6行=(第3行+第4行+第5行)×20%。
4.第7行“免稅收入合計”:填寫居民個人取得的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免稅收入合計金額。
第7行=第8行+第9行。
5.第8行“稿酬所得免稅部分”: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8行=第4行×(1-20%)×30%。
6.第9行“其他免稅收入”:填寫居民個人取得的除第8行以外的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免稅收入合計,并按規(guī)定附報《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7.第10行“減除費用”:填寫稅法規(guī)定的減除費用。
8.第11行“專項扣除合計”: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9.第12~15行“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填寫居民個人按規(guī)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住房公積金金額。
10.第16行“專項附加扣除合計”: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并按規(guī)定附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
第16行=第17行+第18行+第19行+第20行+第21行+第22行。
11.第17~22行“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填寫居民個人按規(guī)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的金額。
12.第23行“其他扣除合計”: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第27行+第28行。
13.第24~28行“年金”“商業(yè)健康保險”“稅延養(yǎng)老保險”“允許扣除的稅費”“其他”:填寫居民個人按規(guī)定可在稅前扣除的年金、商業(yè)健康保險、稅延養(yǎng)老保險、允許扣除的稅費和其他扣除項目的金額。其中,填寫商業(yè)健康保險的,應當按規(guī)定附報《商業(yè)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填寫稅延養(yǎng)老保險的,應當按規(guī)定附報《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14.第29行“準予扣除的捐贈額”:填寫居民個人按規(guī)定準予在稅前扣除的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金額,并按規(guī)定附報《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扣除明細表》。
15.第30行“應納稅所得額”: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30行=第1行-第6行-第7行-第10行-第11行-第16行-第23行-第29行。
16.第31、32行“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填寫按規(guī)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17.第33行“應納稅額”:按照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33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
(六)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
無住所居民個人預繳時因預判為非居民個人而按取得數(shù)月獎金計算繳稅的,匯繳時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將一筆數(shù)月獎金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算。
1.第34行“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填寫無住所的居民個人納稅年度內預判為非居民個人時取得的一筆數(shù)月獎金收入金額。
2.第35行“準予扣除的捐贈額”:填寫無住所的居民個人按規(guī)定準予在稅前扣除的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金額,并按規(guī)定附報《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扣除明細表》。
3.第36、37行“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填寫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規(guī)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4.第38行“應納稅額”:按照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38行=(第34行-第35行)×第36行-第37行。
(七)稅額調整
1.第39行“綜合所得收入調整額”:填寫居民個人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辦理的除第39行之前所填報內容之外的其他可以進行調整的綜合所得收入的調整金額,并在“備注”欄說明調整的具體原因、計算方式等信息。
2.第40行“應納稅額調整額”:填寫居民個人按照稅法規(guī)定調整綜合所得收入后所應調整的應納稅額。
(八)應補/退個人所得稅計算
1.第41行“應納稅額合計”: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41行 = 第33行+第38行+第40行。
2.第42行“減免稅額”:填寫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可以減免的稅額,并按規(guī)定附報《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3.第43行“已繳稅額”:填寫居民個人取得在本表中已填報的收入對應的已經繳納或者被扣繳的個人所得稅。
4.第44行“應補/退稅額”:根據(jù)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第44行=第41行-第42行-第43行。
(九)無住所個人附報信息
本部分由無住所居民個人填寫。不是,則不填。
1.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天數(shù):填寫納稅年度內,無住所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的天數(shù)。
2.已在中國境內居住年數(shù):填寫無住所居民個人已在中國境內連續(xù)居住的年份數(shù)。其中,年份數(shù)自2023年(含)開始計算且不包含本納稅年度。
(十)退稅申請
本部分由應補/退稅額小于0且勾選“申請退稅”的居民個人填寫。
1.“開戶銀行名稱”:填寫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開立銀行賬戶的銀行名稱。
2.“開戶銀行省份”:填寫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開立的銀行賬戶的開戶銀行所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者計劃單列市。
3.“銀行賬號”:填寫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開立的銀行賬戶的銀行賬號。
(十一)備注
填寫居民個人認為需要特別說明的或者按照有關規(guī)定需要說明的事項。
四、其他事項說明
以紙質方式報送本表的,建議通過計算機填寫打印,一式兩份,納稅人、稅務機關各留存一份。
本填表說明來源于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46號。
【第5篇】小規(guī)模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稅率
小規(guī)模納稅人不是“人”,他是由一個企業(yè)組成的,企業(yè)類型合并起來簡稱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所以小編希望大家不要搞混了。一般來說小規(guī)模獨資企業(yè)繳納的不是個人所得稅,而是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很多人都不了解企業(yè)所得稅繳納比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出一份詳細的資料,如果對您有幫助,點個關注支持支持。
一、核定稅率
經小納稅人批準征收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應繳納所得稅=總收入*稅收批準的應稅所得稅稅率*所得稅稅率,各行業(yè)5%至15%。第四條政策規(guī)定,由2023年開始實施,繳納稅務的政府機構應當通過實地了解企業(yè)納稅人的日常條件,實行對該企業(yè)核定征收稅務。進行核定應稅所得稅稅率或者核定所得稅額。
二核定征收稅率明細講解
大多數(shù)小規(guī)模納稅人使用審計來征收企業(yè)所得稅。作為企業(yè),有相應的財務人員和健全的賬戶是基本要求。
對于企業(yè)所得稅的征收,應將其作為應稅所得額,包括每個納稅年度的總收入、成本、費用、稅收和損失后的余額。例如,2023年某公司扣除上述費用等稅收余額為120萬元,企業(yè)所得稅繳納方式如下:100*5%+20*10%=5+2=7萬元。
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的比例基本上也就是這樣了,大家
不要想著逃稅、漏稅等騷操作,近期國家嚴查,如果還有不了解的話,可以聯(lián)系小編獲取更加詳細的資料。
【第6篇】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應進行納稅申報的
來源:http://lddljz.com
一、2023年1月1日起,應當依法自行辦理個人所得稅申報的情形有哪些?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條規(guī)定,有下列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1.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2.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
3.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4.取得境外所得;
5.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
6.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
7.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二、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應當如何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答: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申報規(guī)定詳見下表:
三、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應如何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答: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年度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向中國境內任職、受雇單位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四、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如何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答: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年度的次月十五日內,向其中一處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報送《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非居民個人在辦理申報納稅時需要享受稅收協(xié)定待遇的,按照稅收協(xié)定有關辦法執(zhí)行。
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取得經營所得如何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取得經營所得時,申報規(guī)定見下表:
【第7篇】個人所得稅納稅額
一年收入超過6萬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超過6萬的部分需要繳納。
這里的6萬是沒有算上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專項扣除、符合條件的捐贈等其他扣除。所以很多人實際上免繳稅的額度是大于6萬的。
一、全年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及稅率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專項扣除-符合條件的捐贈等
應繳個人所得稅=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退或應補稅額=應繳個人所得稅-已預繳稅額
注意全年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已預繳個人所得稅),或者補繳金額不超過400元可以不需要補繳。
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案例
案例1:
張三2023年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為120000元,各項扣除加在一起是24000元,已經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為2400元,張三需要應退或應補稅額為?
張三全年應納稅所得額=120000-60000-24000=36000元
36000元符合級數(shù)1,稅率3%,速算扣除數(shù)為0元
張三應繳個人所得稅=36000×3%=1080元
張三應退或應補稅額=1080-2400=-1320元
所以張三可以退稅1320元。
案例2:
李四2023年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為200000元,各項扣除加在一起是24000元,已經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為9000元,李四需要應退或應補稅額為?
李四全年應納稅所得額=200000-60000-24000=116000元
116000元符合級數(shù)2,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520元
李四應繳個人所得稅=116000×3%-2520=9080元
李四應退或應補稅額=9080-9000=80元
所以李四可以應補稅額80元,因為不超過400元,所以也不需要補繳。
案例3:
王五2023年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為80000元,各項扣除加在一起是24000元,已經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為720元,王五需要應退或應補稅額為?
李四全年應納稅所得額=80000-60000-24000=-4000元<0
所以李四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繳納的720元個人所得稅可以申請退稅。
三、申請退稅或補稅的時間和渠道
現(xiàn)在大多人數(shù)的個人所得稅都是預繳的,所以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沒有超過6萬的個人是可以申請退稅的。
申請時間:每年的3月1日到6月30日
申請的渠道:個人所得稅app
今年3月1日到3月15日是需要預約辦理,3月16日到6月30日可以隨意辦理不需要預約。
tips:
1、專項扣除等扣除項是需要手動申報,并且一年申請一次,所以一定要記得申報。
2、如果需要補稅的一定要主動補稅。
【第8篇】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12366北京納稅服務中心近期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2023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還用辦理自行申報嗎?
答:根據(jù)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2023年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但對2023年度從兩處及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日常繳納稅款不足等情形的納稅人,可于2023年6月30日前,參照原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申報有關規(guī)定辦理相關未盡涉稅事宜。
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實行了僅對外籍個人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這是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初設階段。1986年,針對我國國內個人收入發(fā)生很大變化的情況,國務院發(fā)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jié)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tǒng)一征收個人收入調節(jié)稅。在個人所得稅初始征收階段,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是不可能達到征收標準的,所以個人所得稅被俗稱為“富人稅”。
2006年,國家提出“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個稅”政策,因為在當時,年入12萬元以上儼然已是高收入群體,必須納入稅局的重點監(jiān)控范圍,所以只要年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無論是否需要補稅,都需要在次年1月1日至3月31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自已的所有明細所得。這里的“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但是,隨著老百姓收入的提高,雖然免征額從最初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到3500元,再到現(xiàn)在的5000元,征收人數(shù)卻在不斷的增加,個人所得稅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而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了。特別是2023年《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自行申報的規(guī)定悄然把“12萬元申報”進行了刪除,所以,自2023年開始,轟轟烈烈的12萬元申報悄然終止。2023年6月底前,除了需要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情況,比如兩處取得工資、薪金,還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自行申報,其他人群在2023年已經不用再為2023年的12萬元所得自行申報了。
但是在2023年,自行申報的人群并不會就此減少。隨著2019新個稅的實施,存在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情況的增多,諸多納稅人仍然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自行申報。
新個稅《個人所得稅法》第十條規(guī)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小何說: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稿酬所得四項。
情況一:如果職工個人單獨只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沒有其他三項所得,那么一般來說,單位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的個人所得稅款和職工個人實際應納個人所得稅款應該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下,職工個人不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匯算清繳。
情況二:如果職工個人雖然只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沒有其他三項所得,但是單位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的個人所得稅款和職工個人實際應納個人所得稅款有差異。這種情況下,職工個人需要在次年到稅務部門進行匯算清繳,申請退(補)稅。比如職工個人在兩處取得工資薪金;比如職工個人前幾個月工資崎高,交了個人所得稅,到后幾個月收入很低,導致累計應繳稅額小于已扣稅額;比如職工個人不愿意將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填報給單位,選擇了到稅務部門自行申報;比如職工個人在2023年發(fā)生了大病支出,同樣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自行申報。
情況三:如果職工個人不僅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還有其他三項所得中的一項或幾項,那么一般來說,扣繳義務人按照預扣法計算的個人所得稅款和職工個人實際應納個人所得稅款肯定是不一樣的。這種情況下,職工個人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匯算清繳。
(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
小何說:比如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屬于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需要個體工商戶自行申報。
(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小何說:比如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單位沒有按規(guī)定扣繳個人所得稅。個人則需要自行到稅務部門進行申報。
(四)取得境外所得;
小何說:這個與原來規(guī)定是一樣的,居民個人如果取得來源于增外的所得,需要就此境外收入到稅務部門進行自行申報。
(五)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
小何說:新規(guī)定。
(六)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
小何說:非居民個人沒有綜合所得一說,如果非居個人在中國境內取得兩處以上工資、薪金所得,由于扣繳單位各自按規(guī)定扣繳申報,導致個人將兩處收入合并計算的稅款與扣繳單位各自扣繳的稅款存在差額,必然存在多退少補問題,所以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自行申報。
(七)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所以,總體來說,自行申報是為了退(補)稅款,對于多繳稅的個人,通過自行申報可以申請退稅。對于少繳稅的個人,通過自行申報減少稅收風險。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個人聘請事務所或專業(yè)人員代理申報將成為常態(tài),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成為每個人不可回避的公民義務。
【第9篇】2023收入納稅清單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
溫馨提示: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即將于2023年3月1日正式開始!在辦理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前,清楚準確地掌握所屬年度個人收入納稅情況非常重要。
2022
年度盤點
如何便捷地查到全年的收入納稅明細呢?快和小編一起跟著下方的教程操作起來吧!
1
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個人所得稅”,或掃描上方二維碼下載安裝。
2
查詢收入納稅明細
第一步
進入app首頁,下滑頁面,在【常用業(yè)務】下,點擊【收入納稅明細查詢】。
第二步
納稅記錄年度自動選擇【2023年】,選擇所得類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2023年度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綜合所得已申報收入和稅額合計。
第三步
點擊進入某一條收入明細可以查看詳細信息,如對信息有異議,請及時與扣繳單位核實后,選擇申訴。
- 申訴須知 -
在提交申訴之前,請先嘗試聯(lián)系扣繳義務人進行核實,并確保申訴情況屬實。
如果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能是正?,F(xiàn)象,無需發(fā)起異議申訴,建議先與扣繳義務人核實:
1.您的離職時間與收入納稅明細的稅款所屬期間隔不超過2個月的(扣繳義務人可能會在次月為您申報上月收入);
2.您與所在的單位還有未結清的收入事項,離職后扣繳義務人仍需為您發(fā)放收入并進行扣繳申報;
3.您雖然未在該單位任職,但是曾經從該單位取得所得,如講課費、顧問費、利息、稿費、租金、中獎等收入;
4.被申訴扣繳單位變更名稱;
5.被申訴扣繳單位是代為發(fā)放工資并申報的勞務派遣方。
您學會了嗎?趕快使用吧!
這一年努力的您一定收獲滿滿,
新的一年更要信心足足哦!
來源:河南稅務
【第10篇】個人所得稅納稅
個人所得稅,顧名思義就是對個人的收入進行征稅的一種稅,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以上解釋比較復雜,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大多數(shù)就是每月發(fā)的公司要繳多少稅的事情。
起征點的問題,2023年以前我們的起征點是3500元,就是月工資超過3500元就需要繳稅,2023年后新的起征點變成了5000元了。
那么對月工資超過5000的如何征稅呢?下面放一張大家看的最多的一張表:
月度個稅稅率表
大家看到這個表肯定有點迷糊的,那么小編就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如果月工資5000元及一下,這里指的是扣完五險一金后的金額,即到手金額(下同)。
這里沒有超過起征點,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2.如果月工資6000元,應納稅所得額是6000-5000=1000,處于第一檔,納稅1000*3%=30元,月收入5000-8000以內均按照此方法計算。
3.如果月工資9000元,應納稅所得額是9000-5000=4000,到達第二檔,這個時候應納稅所得額4000分兩個稅率繳稅,即3000*3%+1000*10%=190元,也可用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4000*10%-210=190元,月收入8000-17000按照次方法計算。
4.如果月工資20000元,應納稅所得額是20000-5000=15000,到達第三檔,這個時候應納稅所得額15000分三個稅率繳稅,即3000*3%+9000*10%+3000*20%=1590元,也可用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15000*20%-1410=1590元,月收入17000-30000按照次方法計算。
剩下的以此類推計算就可以了
對于繳納個稅還有個專項扣除的事項,專項扣除簡單的理解就是把你的個稅起征點拉高,專項扣除的項目比較多,大家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中查看,
舉個例子:你月收入20000元,專項扣除金額合計5000元,那么你應繳納的個稅是20000-5000-5000=10000元,應繳個稅=3000*3%+7000*10%=790元,比未專項扣除前減少了1590-790=800元。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的月收入超過了100000元,那么你要繳多少個人所得稅呢?評論區(qū)該我哦
【第11篇】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7號)發(fā)布了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是新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體現(xiàn),小編進行了一個細致的梳理,希望能有助于學習掌握。
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共有幾張申報表?
一共十張申報表,分別是:
1.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b表)
2.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3.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4.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
5.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b表)(c表)
6.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方式備案表
7.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二、本次在原有基礎上調整完善的報表共有幾張,是哪幾張申報表?原有報表仍有效的是哪張?
(一)完善的報表共四類七張,本次根據(jù)新稅法及相關政策規(guī)定調整完善了以下報表:
1.《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b表)》
2.《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3.《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4.《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相關填報內容和說明;
(二)原有申報表仍有效的是《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總局公告2023年第28號)、《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60號)、《商業(yè)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財稅〔2017〕39號、總局公告2023年第17號)《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è)商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財稅〔2018〕22號、總局公告2023年第21號)。
三、本次新增的申報表是哪幾張?
新增了三張申報表,分別是:
1.根據(jù)新稅法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的有關規(guī)定,制發(fā)《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
2.根據(jù)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股權轉讓所得有關政策規(guī)定,制發(fā)《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方式備案表》和《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四、每張申報表適用范圍各是什么?
(一)基礎信息表
1.《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該表適用于扣繳義務人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時,填報支付所得的自然人納稅人的基礎信息。
注:本表配合《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填寫。
2.《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b表)》。該表適用于自然人直接向稅務機關辦理涉稅事項時填報其個人基礎信息。
注意:自然人納稅人初次向稅務機關辦理相關涉稅事宜時填報本表;初次申報后,以后僅需在信息發(fā)生變化時填報。本表是配合《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b表)(c表)》填寫的。
(二)《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該表適用于:
1.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預扣預繳申報;
2.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3.以及向納稅人(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三)《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該表適用于:納稅人向稅務機關按月或按次辦理自行納稅申報,包括:
1.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外的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2.非居民個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3.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等。
(四)《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該表適用于居民個人取得境內綜合所得,按稅法規(guī)定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
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總局公告2023年第62號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
1.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2.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3.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4.納稅人申請退稅;
5.納稅人在注銷戶籍年度取得綜合所得的;
6.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的,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
(五)《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該表適用于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者、合伙企業(yè)個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經營者以及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中國境內取得經營所得,按查賬征收辦理預繳納稅申報,或者按核定征收辦理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該表適用于查賬征收的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者、合伙企業(yè)個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以及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中國境內取得經營所得的匯算清繳申報。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該表適用于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者、合伙企業(yè)個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以及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中國境內兩處及以上取得經營所得,辦理個人所得稅的年度匯總納稅申報。
(六)《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方式備案表》。該表適用于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含創(chuàng)投基金,下同)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按規(guī)定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核算類型備案。
(七)《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該表適用于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按規(guī)定辦理年度股權轉讓所得扣繳申報。
注意:根據(jù)財稅〔2019〕8號(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個人合伙人所得稅),合伙企業(yè)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個人合伙人從該基金應分得的股權轉讓所得和股息紅利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本質是個人合伙人的經營所得,但計算方法與常規(guī)采用“年度所得整體核算”的按照“經營所得”項目、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不同)。
(一)其中股權轉讓所得:
個人合伙人按照其應從基金年度股權轉讓所得中分得的份額計算應納稅額,并由創(chuàng)投企業(yè)填報《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創(chuàng)業(yè)投資企業(y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在次年3月31日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二)其中股息紅利所得:
個人合伙人按照其應從基金股息紅利所得中分得的份額計算其應納稅額,并由創(chuàng)投企業(yè)填報《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按月或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綜上,總結新個稅申報表記憶導圖:
【第12篇】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
2022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如何納稅
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5]9號)文件的規(guī)定,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由扣繳義務人發(fā)放時代扣代繳。針對這一問題,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地聊下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扣除數(shù)。年終獎的計稅方法分為兩種:當月工資未超過最低扣稅標準,當月工資未超過最低扣稅標準。例如:年終獎15000元,當月工資3000。獎金稅為(15000-(3500-3000))×3%-0=435元。年終獎15000元,當月工資4500。獎金稅為15000×3%-0=450元。
個人所得稅怎么納稅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yè)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一款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個人所得稅怎么交稅款
1、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
2、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
3、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個人所得稅如何納稅申報
1、首先進入12366納稅服務平臺,點擊“自然人”選項。
2、點擊”居民個人“選項
3、繼續(xù)點擊”稅務登記“
4、最后點擊你所需要的選項,
5、網上下載個人所得稅申報模板。
6、登錄稅網,上傳模板,就可以申報了。
總結:上述內容就是企的寶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2022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如何納稅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需了解更多請關注我們企的寶財稅。
【第13篇】個人所得稅納稅起點
2023年,一些網紅補稅“上億元”后,2023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多少?
在2023年,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吃瓜人,看到各大“網紅”為補稅而忙的不亦樂乎,我心里也是由衷的感到高興:“你一年賺幾千萬元,甚至賺了上億元,為國家納稅難道不應該嗎,非得等到曝光你的那一天,你才能知途迷返嗎?”
所以來說,作為一名收入比較高的老百姓,那么合法的按時繳稅也是人人有責的。而我雖然也是一名小小的自媒體人,雖然沒能賺到錢,但是在2023年納稅2萬多,我覺得我也是感到光榮的。
好了話不多說,一個讓千百萬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來了,在2023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又是多少呢?作為從業(yè)人員的我,在這里回答一下:
?
什么是個人所得稅,2023年個人起征點是多少:
說到2023年繳納多少稅,可能有人就納悶了:“我是通過寫稿子賺錢的、或者是通過勞務報酬所得的錢,怎么我每個月只要賺800元以上就要納稅,而工人工資卻在5000元以上,才納稅呢?”
其實,你不明白是很正常的,因為繳納個人所得稅有幾種,而非工資收入繳納的稅,和工資收入繳納的稅是大不相同的。
而具體來說,有9類收入的人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但是其繳納多少都是不同的,但是你賺的錢越多,其繳納的所得稅就越高。而我在這里分別介紹一下這幾種:
?
第一類:工人工資、薪金所得的收入。
比如說你在一家單位就職,而這家單位給你發(fā)工資,并且還有獎金、年終分紅、補貼等。而你所收入的這些錢,每月綜合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就可以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第二類:勞務報酬所得。
比如說,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書畫、新聞、廣播、翻譯、審稿、影視、錄音錄像、技術服務、介紹服務、代辦服務等其它勞務所的的人,也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三類:稿酬所得。
個人以及作品,以圖書、報紙、小說以及其它新聞軟件形式出版,而獲得的報酬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納稅。
第四類: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它的特許權使用所取得的收入。
第五類:經營所得的收入。
一般來說,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個人獨資企業(yè)的投資人,或者合伙人取得的收入。而個人從事辦學、醫(yī)療、咨詢獲得的收入,都包括在內。
第六類:利息、股息、以及紅利所得。
比如說,你在一家大型公司擁有股權,其若在的股權分紅,也是按照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第七類:財產租賃所得。
個人出租房子、汽車、機械設備、以及其它而獲得的收入,也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第八類:財產轉讓所得。
個人在轉讓股權、樓房、機械設備、汽車、以及其它所得。
第九類:偶然所得。
比如說,你中彩票,或者中發(fā)票后而獲得的收入,也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
上述講了9類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員。但是在2023年其工資、薪金具體要繳納多少稅,其起征點是多少?勞務報酬所得的起征點又是多少,我分別在這里細說一下:
個人工資以及薪金收入納銳標準。
工資收入在5000元以內的,就不需要納稅了,趕緊努力賺錢吧!
但是工資收入在5000以上,8000元以下的,需要納稅3%的金額。也就是說納稅在150~240元左右,這納稅的金額并不多。
個人工資收入在8000元以上,又在1.7萬元以下,則需要繳納納稅10%的金額。需要繳納800~1700元,這也算是中規(guī)中矩。
但是,當個人工資收入在17000元以上,在30000元以下的時候,這就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了。其繳納金額在3400~6000元左右。
個人工資收入在30000元以上,40000元以下的人,這需要納稅25%的金額。繳稅金額在7500元~10000元左右。
雖然他們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比較多,但是個人工資能達到這么多的人,也是廠長或者主管級別了,所以我認為他們多交一點也是應該的。
而個人工資收入在40000以上,在60000以下的那部分人,需要納稅30%的所得稅。
個人工資呀60000以上,在85000以下的那部分人,需要納稅35%的所得稅。
而個人工資超過85000元的部分,則需要納稅45%的金額,其繳納金額在3.8萬元以上。
所以由上來看,這2023年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還是很符合大眾的,因為月收入在85000元以上的人,都是企業(yè)老板,集團老總之類人,他們多拿點稅也是應該的。
?
其它勞務報酬類,非工資收入在2023年的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起點。
這一類的人也是非常多的,而他們從事的行業(yè)也是相對自由,但是這些其它勞務報酬類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在20%。
比如說,你中了500萬元的彩票,你就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納100萬元左右。
而除了中獎之外,還有寫稿子,在一些新聞平臺上,寫文章、拍視頻的一些網紅們,而他們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在20%左右,只要月收入超過800元,就要繳納。
?
當然,你繳納的這些個人所得稅還是有可能退還給你的。
在2023年、2023年的三月份,都是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總的日子。到時候你個人的工資、其它勞務報酬、特區(qū)權使用費,就綜合在一起,進行匯算。
此時,如果你多交了稅,稅務部門會退還給你,如果你少交了稅,你還得進行補稅,而在2023年、2023年,我都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而退還了2萬多元的個人所得稅。
所以來說,在2023年、2023年,我們的月工資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要你多交了稅,還是能夠退還你的,而依法納稅也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義不容辭的事情。
【第14篇】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按照相關規(guī)定,納稅人應在次年3月31日前,向經營管理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報送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如果納稅人有兩處以上的經營所得,可以選擇在一處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匯算申報,報送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
但是c表不能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申報,只能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申報。
習慣了填報b表的納稅人,在填寫c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名下有分企業(yè)的老板分別辦理匯算清繳和集中辦理的區(qū)別:
假設老板名下有兩家企業(yè),兩家企業(yè)的經營所得肯定是不同的。在對來源于a企業(yè)的經營所得進行納稅申報時,在計算出a企業(yè)的經營所得及應納稅所得額后,適用35%的稅率,算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并報送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對于所在地不同的另一家b分公司,采取和a公司相同的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方法,但是要在b公司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但是假如老板打算把兩處經營所得合并計算,那么他應該在2023年3月31日前選擇a企業(yè)或者b企業(yè)所在地中的一處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總申報,并報送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
經營所得c表應該如何填寫?
我們首先進入網址https://etax.chinatax.gov.cn/,或在稅務局官網首頁點擊“自然人電子稅務局”進入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
在頁面上方導引欄,選擇“我要辦稅-稅費申報-經營所得(c表)”。進入申報界面后,選擇正確的申報年度并點擊確定。
系統(tǒng)會自動出現(xiàn)納稅人名下的投資單位信息,確認其稅收優(yōu)惠等各項信息無誤后,系統(tǒng)會自動幫您計算出應補或應退稅額。
關于有多處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大家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想要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或聯(lián)系“廣州印心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哦!
【第15篇】小規(guī)模納稅人個人所得稅
了解稅收優(yōu)惠政策,可移步到《二三謝》即可獲取!
個體工商戶在我國的存在范圍很廣,同時也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外出購買的很多商品都是個體工商戶所售出的。然而在我國的相關經驗的不管是個體還是企業(yè)都是需要繳納相應的稅款,同時其稅種繁多,稅率較大。
企業(yè)繳納相應的稅款是企業(yè)應盡的義務,但在合法的范圍內減輕相應的稅負壓力,從而實現(xiàn)企業(yè)最大的經濟利潤化價值,也是屬于企業(yè)的合法權利。
小規(guī)模個體工商戶要繳納的稅種中,增值稅、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其中從2023年小規(guī)模納稅人開取增值稅普票是可以享受增值稅免征,意思是不需要繳納相應的增值稅,增值稅不需要繳納后附加稅也是不需要繳納的,這樣個體工商戶就剩下個人所得稅,那個人個體戶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在35%,稅負壓力是極大的,該如何合法的減輕呢?
在稅收洼地園區(qū),小規(guī)模個體工商戶能享受核定征收,享受核定征收后個體工商戶能較大程度上減輕在個人所得稅上的稅負壓力,實現(xiàn)最大的經濟利潤化價值!
那在稅收洼地園區(qū)能減輕多少個人所得稅稅負壓力呢? 不同的稅收洼地園區(qū)稅收優(yōu)惠政策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園區(qū)內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能減輕多少所得稅稅負壓力,這才是享受核定征收的最終目的。
如在稅收洼地園區(qū)重慶,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yè)能享受個人所得稅0.75%的核定征收,極大地減輕所得稅的稅負壓力。
想要了解更多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以及園區(qū)的招商引資政策
可移步到《二三謝》聯(lián)系小編即可獲取!
【第16篇】個人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規(guī)定如下:
(1)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該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2)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該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3)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具體如下:
居民個人:(1)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2)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
征稅范圍: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
非居民個人:(1)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的個人(2)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
征稅范圍: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居民個人納稅人的界定,采用了“住所”和“居住時間”兩個標準,同時實行居民個人稅收管轄權和地域稅收管轄權。居民個人負無限納稅義務,就其在中國境內外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體現(xiàn)的是居民稅收管轄權;而非居民個人負有限納稅義務,只就其在中國境內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體現(xiàn)的是地域稅收管轄權。
個人同時屬于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qū)稅收居民的,應當向稅務機關報送對方國家、地區(qū)稅收居民身份證明資料。
案例——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的判斷
約翰先生是英國居民,打算來中國居住9個月,本來的計劃是2023年6月20日來中國并于2023年3月20日回英國。
解析
2023年度,約翰先生在中國居住了193天,達到了《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規(guī)定的一個納稅年度居住滿183天的條件,可以判定約翰為中國的居民個人,其不僅要就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還需要就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約翰先生推遲來中國的時間,計劃2023年7月20日來中國并于2023年4月20日回英國,那么他將怎樣繳納個人所得稅?
解析:
約翰先生雖然在中國居住了9個月(即270天),但是2023年和2023年兩個納稅年度都未居住滿183天,可以判定約翰為中國的非居民個人,其僅就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無須就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